沿用了修女艾达的1.37:1画幅,复古迷人的光影交叠,渲染出极致的情绪氛围. 对爱情的描摹堪称经典,男女主人公的数次相见,均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铁幕两端数年的悲欢离合,不止是意识形态的阻隔,更因二人独立的个性,爱情灼烈炽热又伤痕累累,足以熔化冷战铁幕. 电影奉行极简主义,聚焦在爱情主线的描绘,但寥寥数笔就能以小见大直接或间接反映时代背景,体现个体命运和社会体制的关系,比如57年巴黎见面必是得益于56年波兹南、十月事件后的政治缓解,再如反对歌颂政治的女音乐家再未露面,行政经理却平步青云. 音乐成为升华影片的关键元素,不仅烘托了情感,更具有表意功能,一首朴实的波兰民歌被搬上舞台服务政治,逐渐失去原本的天性;在巴黎融入了爵士乐的变奏,成为西方世界的消费商品;演唱南斯拉夫歌曲、拉丁音乐,在时代变化中随波逐流面目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