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一家东北的工厂内迁西南 大丽(吕丽萍),1958年从沈阳来到成都,成为工厂的第一代女工,千里之遥的迁徙带给她难以释怀的往事 小花(陈冲),1978年从上海航校分配到厂里,外号 "标准件",是工人心目中的美丽厂花 娜娜(赵涛),1982年出生,在时尚城市和老厂之间行走,她说她是工人的女儿 三代厂花的故事和五位讲述者的真实经历,演绎了一座国营工厂的断代史 他们的命运,在这座制造飞机的工厂中展开 2008年,工厂再次迁移到新的工业园区,位于市中心的土地被房地产公司购买,新开发的楼盘取名"二十四城" 往事成追忆,斗转星移动 时代不断向前,陌生又熟悉 对过去的建设和努力充满敬意,对今天的城市化进程充满理解 吕丽萍大丽陈冲小花赵涛娜娜陈建斌宋卫东何锡昆何锡昆关凤久关凤久侯丽君侯丽君任仲伦 周强 唐勇许朋乐 贾樟柯 王宏贾樟柯、韩杰(执行导演)、魏星(工作片导演)周燕 陈锐(副导演)、任晓韵(导演助理)贾樟柯 翟永明余力为 王昱(摄影指导)、葛英晗 张硕 罗萌 张光宇 孙勇 王应(摄影助理)李海洋、张佳 陈培(剪辑助理)、林旭冬 孔劲蕾(剪辑指导)李鹏凯 陈合永刘强(美术指导)、陈荣超(副美术)程颖 谈江赵峂郝峰(灯光指导)、蔡学军 徐磊 胡泽艳 张国强 谢东亚 康军跃 尹希平 王留锋 蔡军涛 陈四阳(灯光助理)任佳佳 李丹枫、张阳(录音指导)闫菲秦明石 朱卫平职位姓名职位姓名总策划汪天云策划张冬 马宁 杨睿 朱炯作曲半野喜弘 林强掌机田荔 斯国义文学统筹管娜制作统筹林怡玮 戴莹莹DI数字调色师钟晓波录音工程沈剑勤混音北京电影制片厂混录鹏外联制片杨帆 韩毅现场制片马贺民制作统筹林怡玮 田婧英文字幕汤尼 雷恩英文翻译同文世纪翻译服务宣传总监戴莹莹媒体联络贾雯宇艺人联络吴则旻剧照木星 黄大智平面设计杜峰松设计(深圳)有限公司摄影器材先立电影器材公司技术顾问刘戈三后期技术北京电影学院数字电影研究所电子配光平凯磊视频技术刘建胜制片主任张冬片中诗句《玻璃工厂》 欧阳江河协助拍摄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随时间而来的智慧》 叶芝出品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红楼梦·葬花词》 曹雪芹北京西河星汇数字娱乐技术有限公司《泼了的牛奶》 叶芝华润置地有限公司《本质》 万夏发行上海东方影视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独家网络支持新浪娱乐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以上资料来源)大丽大丽演员吕丽萍吕丽萍配音-这个如今年逾古稀的东北女人,1958年从沈阳来到成都,成为工厂的第一代女工,千里之遥的迁徙带给她难以释怀的往事,刚到异地就经历了丢子之痛,但是却以当时工人特有的热情立刻投入到建厂的工作中 小花小花演员陈冲陈冲配音-1978年从上海航校分配到厂里的女工,外号 "标准件",是工人心目中的美丽厂花 因为她自身的美丽带给她的是个人感情生活的起起落落 娜娜娜娜演员赵涛赵涛配音-1982年出生,在时尚城市和老厂之间行走,是工人的女儿 虽然生长在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穿着在香港买来的潮流服饰,但骨子里却有着与先辈们一样的传统的气质和意念,传承着同样的血脉 宋卫东宋卫东演员陈建斌陈建斌配音-1966年生于成都,工厂车间主任,后为成发集团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 何锡昆何锡昆演员何锡昆何锡昆配音-1948年出生于成都,1964年进成发集团61车间当钳工4组当学徒工,后参军 关凤久关凤久演员关凤久关凤久配音-1935年出生于辽宁海城,曾任成发集团保卫科长,退休时为厂党委副书记 曲目作词作曲演唱《未来在哪里》林强林强林强《再创辉煌》成发集团成发集团《歌唱祖国》王莘王莘《今夜无眠》朱海孟卫东《我衷心感谢你》都仓俊一《浅醉一生》唐书琛卢冠廷叶倩文《妹妹找哥泪花流》凯传王酩李谷一《外面的世界》齐秦齐秦齐秦(以上资料来源)时间奖具体奖项获奖主体备注2008年第6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贾樟柯 提名2009年第3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摄影王昱、余力为 提名最佳原创音乐半野喜弘、林强 2010年第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配角 陈冲提名中国电影《二十四城记》剧照集锦(22张)贾樟柯一直想拍摄一部以工厂为背景、描写产业工人生活的影片,为此他曾先后在太原钢铁厂、北京首钢等地考察 2007年年初他偶然来到成都看到即将拆迁的 420厂,感到这个城市的气质和工厂的氛围与他的构想非常吻合,拍摄一部《二十四城记》的想法油然而生 但贾樟柯表示,在他的生活履历中,和工厂的交集很少,对于工人的生活并不熟悉,况且这部电影又离开了他熟悉的山西,来到他并不是很了解的蜀地成都,为此他决定展开长时间的实地采访 2007年年5月到12月,贾樟柯几次来到成都进行实地采访,当时由本报和剧组联合发起的420厂记忆讲述者的征集还为《二十四城记》贡献了不少精彩的素材 在此过程中,贾樟柯亲自采访了超过30位讲述者,加上剧组搜集的其他素材,最后整理成为长达40万字的采访笔记,这些扎实的素材为后来剧本的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 至此,《二十四城记》的前期筹备工作经过了一年的采访,40万字的采访笔记,历时一年的剧本创作终于完成 《二十四城记》采用纪录片和故事片双片同拍的结构 贾樟柯在这部影片的结构上搞了搞新意思,采用《史记》的体裁,将电影分为本纪、列传等几个部分 影片名字的构想来自真实事件,工厂改建成的大厦,名字就叫《24城》,他追根朔源,发掘不同时代与工厂相生相息的人的变化,24不仅是地标名,更有1天24小时、中国传统24节气等不同涵意 找到吕丽萍、陈冲、赵涛演出,是贾樟柯的安排,因为她们戏里戏外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域特质 《二十四城记》无疑是一部洗净另类,彰显主流的片子,无愧为一部大师级的作品,虽然比较“主流”地起用了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大牌明星,不过吕丽萍、陈建斌、陈冲、赵涛等演员在贾樟柯的镜头中确实无瑕,一个带着刺鼻水泥味的工厂的故事被呈现出来,无限接近纪录片,但却带着故事片的淡淡伤感、煽情,呈现出在电影院里很难购买到的抽象的回忆,但是等你走出电影院,在不经意中闭上双眼,影片中呈现的世界却无比具体,清晰而坚硬,比起剧情生动的商业电影在落幕之后的船过水无痕都更加真切(东南快报评) 影片最震撼人的是,它深刻指出了体制对个人的伤害,是一部反体制的电影,而且拍的如此直接与大胆,说明了旧体制的残酷与不 合理 而这部电影的独创性在于,电影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它的电影方法也在反体制,不过反的是电影的体制 所谓的故事片或纪录片的框框,即是电影这个媒介给予导演的体制束缚,贾樟柯非常聪明地用到了双关--在电影结构上打破了其制约,在影片内容上又是深刻地反映了体制变革的个人伤痛,我们在《二十四城记》中看到一个导演的双重的反体制行为(腾讯娱乐评) 贾樟柯在《二十四城记》中实验过度,玩火入魔 焦点访谈式的镜头调度,唠叨不休的对白台词,煽情过度的历史伤痕 影片中夸耀的虚构与记录相结合的方式,其实这种方式已不属新鲜,更何况影片中记录与虚构严重脱节,专业演员分饰的三代厂花的凸显,却失去了与群众演员的灵活搭配和整体统一,完全处于失控状态的玩火 而《二十四城记》不仅是电影的片名,更是电影里所指的楼盘,这样如此“明目张胆”的广告形式首先便是缘于开发商的投资,所以本片难逃广告嫌疑(网易娱乐评) 《二十四城记》从曲高和寡的文艺片,转向引发争议的所谓商业电影 不过这一次的转身根本说不上华丽,讲严重点是赤裸裸地向商业化献媚,急功近利地跳进了铜臭中 《二十四城记》用“伪纪录”的形式,通过七八个真实受访者和4名专业演员扮演受访人物的访谈讲述,力图把中国40年的历史变迁清晰地浓缩在电影之中 虽然沉淀在影片中的,仍是贾樟柯式的追问和反思,有着强烈的救世情结和人性关怀 但问题是,给观众来一些故弄玄虚,明目张胆地为楼盘做广告,已经不是向商业片转型,而是彻底地倒向商业化的怀抱之中了 《二十四城记》与其说是电影植入了广告,不如说是广告中植入了电影(深圳商报评) 地区时间地区时间法国(戛纳电影节)2008年5月17日中国 (限制上映)2008年6月3日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2008年9月7日美国(纽约电影节)2008年9月27日巴西(圣保罗国际电影节)2008年10月16日阿根廷(马德普拉塔电影节)2008年11月9日意大利(都灵电影节)2008年11月27日荷兰(鹿特丹电影节)2009年1月22日英国(格拉斯哥电影节)2009年1月29日中国2009年2月13日法国2009年3月6日比利时2009年3月18日日本2009年3月25日荷兰2009年4月18日(以上资料来源)